
披星戴月 逐夢山科
2000年,18歲的我面臨著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擇:回家務農還是繼續(xù)求學?對貧困的家庭而言,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。作為一名學生,我當然是希望得到更高的教育,但面對貧困的家庭,我始終難以開口。我的父親沉默地思量了幾天之后,毅然賣掉種了幾十年的老樹,供我到山東科技大學求學。
大學四年是我人生中物質生活最貧困的四年,但也是我人生成長歷程中最為深刻的四年。人到中年,整日奔波忙碌,觥籌交錯,再好的酒,也不及打完球回到宿舍,端起桌子上還沒完全涼透的那杯水一飲而盡;再美的風景,也不及教學樓前常年佇立的那幾棵樹,給人溫暖與希望。事業(yè)上有波峰浪谷,再歡喜也不如辯論賽時勝利的歡喜,再悲傷也不及畢業(yè)離別時的抱頭痛哭。因為那時候的歡喜與悲傷都是純粹的,干凈得像天上的云,清澈得如硯湖的水。母校,于我們每個人而言,都是一生的回憶,難以抹去的印記。
習近平總書記說過: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,一所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,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(xiàn)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?!蹦感A艚o我最深刻的印象,就是老師們知識淵博、品格高尚,他們就像一盞盞明燈,照亮了我前行的路。他們不僅教會了我嚴于律己和對工作負責的態(tài)度,同時也讓我懂得了如何與人交流、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。老師們經常參與到我們的課余生活中,真正做到了與學生平等相處,這些品質也被我吸收運用到自己后來的工作和生活中,受益匪淺。輔導員聶老師非常關心我,在他的指導下我開始做家教,從而使我順利度過了那段艱難歲月、困頓時光。
在山科求學幾年帶給我的影響,即使不是顛覆性的,也是脫胎換骨的。那段時間里的很多事情已深深影響了我,也鍛煉了我。幸運的是,在學校、學院的培養(yǎng)下,我一步一步克服了自卑,擁有了自信和勇氣。我積極參加學生會、班級工作,提高了認識,鍛煉了能力,并幸運地當選為青島校區(qū)第一任學生會主席。大學的體驗豐富了我,教會了我生存的技能、為人處事的法則,塑造了我的人格,增加了我的人生閱歷,使我得到了人生未來發(fā)展需要的動力和能力。生活雖艱辛,但也堅定了我的斗志,堅定了我的心之所向,也使我更加感受到科大的關愛和溫暖。母校始終像我的家一樣,無論我身處何方,總會產生回來看一看的沖動。
心懷感恩 勇往直前
在科大求學的四年,是我人生中最為關鍵、難忘、寶貴的經歷!我始終堅信,是母校的教育、學院的培養(yǎng)、恩師的關懷,讓我這樣一個普通的農村孩子,在短暫四年中有了可以“與同齡人對坐喝咖啡”的自信;讓我在人生成長最為關鍵的時期,磨礪了堅忍不拔、吃苦耐勞、奮發(fā)圖強的意志品質;更讓我深深地刻上了科大人“惟真求新”的烙印,做人求真誠、坦誠率真,做事求真知、務實創(chuàng)新。大學里學習到的一切,都讓我在步入社會時,面對問題、面對工作,更加得心應手,我永遠感恩母校給予我的一切。帶著這些,我一直踏實做事,一步一個腳印,勇往直前;堅定了自己的心之所向,去到更遠的地方。
我總是在思考,母校對于我們而言,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存在?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在這里度過,人生最大的成長在這里完成,人生最真摯的友情在這里結交,無論社會如何冰冷現(xiàn)實,母校永遠是我內心深處最溫暖的世外桃源。在校時也時有埋怨吐槽,畢業(yè)后卻聽不得別人詆毀半句,無論身處何地,只要聽到“山東科技大學”這幾個字,兩個陌生人就能相談甚歡。因為我們的心里,都有著同樣一池水、同樣一棟樓、同樣一群人,仿佛是兩個從小在一個村莊長大的玩伴。
撫今追昔,感慨萬千;展望未來,任重道遠。從初來乍到母校的羞澀慌張,到離別時的不舍留戀,這里寫滿了我們的故事。踏入校園,走過的一條條小路,皆是對青春的回憶?!叭松糁蝗绯跻?,何事秋風悲畫扇。”不憂愁的臉是我的青春少年,不倉惶的眼,被歲月改變,回不去的年少時光,要用真心懷念。
苦盡甘來 收獲頗豐
歲月銘刻著約定,未來的日子將獨自走下去,但那被珍惜的相遇是美麗的,被友愛包圍的日子是晴朗的,大學四年歲月,化作顆顆明星,于漫漫長路上伴我同行。
畢業(yè)后我曾在國家級經開區(qū)管委會、特色工業(yè)園區(qū)、政府平臺公司、大型國有企業(yè)工作。2017年6月,進入重慶化醫(yī)集團長風化學工業(yè)有限公司,目前擔任公司黨委書記、執(zhí)行董事、總經理,全面負責2020年重慶市重點建設項目——“長風化學整體搬遷提質升級項目”建設工作。我先后參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組、國家大型石化項目技術攻關,曾在國家級開發(fā)區(qū)管委會以及中國500強化工企業(yè)從事科研、石化項目建設管理及運行、開發(fā)區(qū)環(huán)保監(jiān)管及化工企業(yè)運營管理等工作,具備獨立承擔重要研究課題或主持和組織重大項目的能力。先后完成項目24項,其中主持項目13項、主研項目11項,參與規(guī)范、標準起草5項,撰寫專業(yè)水平的論文、報告11篇,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項,承擔的“硅藻土基天然多孔礦物材料在環(huán)境凈化中的應用”項目獲評重慶市2018年科技進步一等獎。如今,我很榮幸入選重慶市長壽區(qū)高層次專家人才;重慶市經信委專家?guī)斐蓡T;2021年擔任中國石油和化工雜志編委會委員。
回首來時路,求學時艱苦歲月中的每一絲溫暖都銘刻在心里,深深感念;母校的每一份培養(yǎng)教育都放在心田,難以忘懷。而每一次考驗、每一份磨礪,都是歲月最好的饋贈。展望未來路,我相信今后的我們,一定能在自己的領域繼續(xù)閃閃發(fā)光!飲水思源,我深切感激母校的栽培,密切關注著母校的建設與發(fā)展,祝愿母校蓬勃發(fā)達,也時刻希望能有機會為母校貢獻綿薄之力。
【楊振寧,環(huán)境科學專業(yè)2000級本科生?!?/p>
選自《科大故事③》(2021年9月出版)(材料提供:楊振寧 整理:孫金香)